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狂躁症与暴躁症属于不同精神障碍,前者为双相情感障碍典型表现,后者多为情绪调节障碍。狂躁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应激事件、物质滥用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情绪高涨、睡眠需求减少、言语急促等症状,可通过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等方式干预。暴躁症多与人格特质、环境压力、童年创伤等因素相关,常伴随易怒、攻击行为等表现,需行为矫正与压力管理结合干预。

丙戊酸钠

丙戊酸钠 生产厂家: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立即购买

1、疾病性质:

狂躁症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发作期,属于心境障碍范畴,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患者出现持续至少一周的异常愉悦或易激惹状态,伴随目标导向活动明显增加。暴躁症属于情绪调节问题,国际疾病分类中未将其列为独立精神疾病,更多表现为对刺激的过度反应模式,缺乏明确的发作周期特征。

2、核心症状:

狂躁症典型三联征包括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可能出现夸大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暴躁症以阵发性愤怒为特征,发作时伴有言语或肢体攻击,但发作间期情绪基本正常,不会出现持续性的自我评价过高或睡眠需求减少等生物学症状。

3、发病机制:

狂躁症与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影像学可见前额叶皮层代谢异常。暴躁症发病机制更侧重心理社会因素,前额叶对杏仁核的调控功能减弱是其主要神经基础,部分患者存在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

4、诊断标准:

狂躁症需符合ICD-11中双相障碍诊断标准,要求症状持续超过规定时长且导致社会功能损害。暴躁症诊断主要依据行为观察和病史采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人格改变,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将其归类为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的亚型。

5、干预措施:

狂躁症急性期需使用碳酸锂、丙戊酸钠等心境稳定剂,配合奥氮平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暴躁症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重点训练情绪识别与冲动控制技巧,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改善情绪稳定性。

日常护理需建立规律作息,狂躁症患者应避免咖啡因摄入,暴躁症人群需进行正念呼吸训练。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可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地中海饮食模式对两种症状均有改善作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伤行为时需立即精神科就诊,专业评估可借助杨氏躁狂评定量表等工具量化严重程度。

上一篇:剖腹产伤口增生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玉屏风颗粒不能和什么药合用

相关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