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可通过抗生素、解痉止痛药、利胆药物、非甾体抗炎药、中成药等方式治疗。胆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胆结石梗阻、胆汁淤积、饮食刺激、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是胆囊炎常见病因,需选用覆盖肠道菌群的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可针对革兰阴性杆菌,甲硝唑对厌氧菌有效,左氧氟沙星适用于耐药菌株感染。用药需足疗程,避免细菌耐药性产生。
胆绞痛发作时可选用山莨菪碱缓解胆管痉挛,硫酸镁注射液能松弛Oddi括约肌。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布桂嗪,但需警惕掩盖急腹症症状。此类药物需配合病因治疗。
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分泌,降低胆汁黏稠度。茴三硫能增强肝细胞泌胆功能,适用于胆汁淤积型胆囊炎。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胆道完全梗阻者禁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减轻胆囊壁水肿,双氯芬酸钠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适用于轻度炎症的辅助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需联用质子泵抑制剂。
胆宁片具有疏肝利胆功效,消炎利胆片可缓解右上腹胀痛。需辨证使用,湿热型胆囊炎可选用金胆片,气滞型适用胆舒胶囊。中药起效较慢,建议联合西药治疗。
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静脉补液,缓解期采用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排空,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胆汁代谢,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绞痛。若出现持续高热、黄疸或腹膜刺激征,需立即就医排除胆囊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