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可通过中药调理、西药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心脏传导异常、电解质紊乱、精神压力、器质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
部分中药对功能性早搏有一定调节作用。炙甘草汤可益气复脉,适用于气血两虚型心悸;稳心颗粒能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供血;参松养心胶囊常用于气阴两虚伴心律失常者。中药需辨证施治,疗程通常需4-8周。
频发早搏需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兴奋性,普罗帕酮适用于室性早搏,胺碘酮多用于顽固性心律失常。西药起效较快,但可能出现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低钾血症易诱发早搏,每日摄入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必要时口服氯化钾缓释片。镁缺乏会影响心肌电活动,深绿色蔬菜、坚果可补充镁元素,严重缺乏时需静脉补镁。
焦虑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导致早搏频发。每日进行正念呼吸练习,每周3次有氧运动,睡眠保证7小时。持续性心理应激可考虑认知行为治疗。
器质性早搏需针对原发病,冠心病患者需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必要时行冠脉支架术。甲亢性早搏应使用甲巯咪唑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伴有心室肥大者需定期心脏超声监测。
饮食建议选择低咖啡因的荞麦茶、莲子百合粥等安神食材,避免浓茶、酒精及辛辣刺激。运动以八段锦、快走等中低强度项目为主,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500次/日或伴晕厥需心内科就诊。中药与西药联用需间隔2小时,服药期间监测血压、心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