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黏膜内脱垂可能表现为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尽感、黏液便、排便困难、肛门疼痛等症状。
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常感到肛门区域持续下坠不适,尤其在久站或久坐后加重。这种坠胀感源于脱垂黏膜对肛管神经的机械性刺激,可能伴随会阴部酸胀。症状轻者可通过提肛运动缓解,每日3组每组15次。
典型表现为排便后仍有粪便未排尽的感觉,约60%患者出现该症状。脱垂黏膜阻碍肛管闭合,导致直肠内容物残留。部分患者需用手指辅助排便,长期可能引发肛周湿疹。
脱垂黏膜因摩擦刺激分泌大量黏液,可见内裤沾染或便后手纸带黏液。严重者每日黏液分泌量超50ml,可能混合血丝。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可减少皮肤刺激。
脱垂黏膜在排便时阻塞肛管,形成"活瓣效应",患者需用力屏气才能排便。长期用力可能导致痔疮加重,建议增加膳食纤维至每日30g,饮用2000ml温水。
黏膜脱出后受衣裤摩擦产生灼痛,部分患者出现肛管撕裂样痛。疼痛多发生在排便后2小时内,保持侧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反复脱垂可能继发肛裂。
建议增加西梅、火龙果等润肠食物,避免久坐久蹲,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当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脱垂无法回纳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考虑硬化剂注射或黏膜切除术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