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住院治疗,评估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喂养困难、呼吸频率等。住院指征涵盖持续低氧血症、拒奶脱水、呼吸衰竭、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基础状况差等情况。
1、血氧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提示存在低氧血症,需住院接受氧疗支持。新生儿肺炎可能因肺泡通气不足、肺内分流增加导致氧合障碍,表现为口周发绀、呼吸浅快。住院期间可采用鼻导管吸氧、头罩吸氧等方式纠正缺氧。
2、喂养评估:摄入量减少50%以上或完全拒奶需住院治疗。肺炎患儿常因呼吸困难影响吸吮力,可能继发脱水或低血糖。静脉补液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鼻饲喂养能保证营养摄入,住院期间需每日监测体重变化。
3、呼吸代偿:呼吸频率持续>60次/分或出现三凹征需住院观察。新生儿胸壁柔软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可能与肺部炎症渗出、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住院可进行呼吸道管理,包括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物理治疗。
4、并发症风险: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建议住院。这类患儿肺部代偿能力差,肺炎可能快速进展为呼吸衰竭。住院期间需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
5、特殊人群:胎龄<37周或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建议住院。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全身感染,可能表现为体温不稳定、反应低下。住院需进行血培养、腰穿等检查排除败血症、脑膜炎。
母乳喂养可提供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有助于气道湿润。每日进行背部叩击促进排痰,注意观察鼻翼煽动、呻吟等呼吸窘迫征象。若居家护理期间出现发热、呼吸暂停或皮肤苍白,需立即返院复查胸片评估肺部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