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釉质脱落可能由酸性饮食、过度刷牙、胃酸反流、磨牙症、龋齿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牙齿敏感、表面凹陷、边缘锯齿状、颜色变黄或透明、龋齿易发等症状。
1、牙齿敏感:牙釉质磨损后牙本质暴露,冷热刺激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减少酸性食物摄入,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避免过冷过热饮食。
2、表面凹陷:釉质局部剥落形成坑状缺损,常见于咬合面。采用树脂填充修复缺损部位,咀嚼时注意双侧牙齿均衡使用,避免咬硬物。
3、边缘锯齿状:前牙切缘釉质呈波浪状缺失。可进行牙齿抛光改善外观,夜间佩戴咬合垫防止磨牙,使用软毛牙刷竖向清洁。
4、颜色变化:釉质变薄使淡黄色牙本质透出。专业牙齿美白需谨慎操作,日常可用小苏打牙膏轻柔清洁,限制咖啡、红酒等染色饮食。
5、龋齿易发:失去保护层的牙齿更易被细菌侵蚀。定期涂氟强化剩余釉质,龋齿初期可采用渗透树脂治疗,每半年进行专业菌斑清除。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钙磷维生素D,选择含氟漱口水加强护理,使用电动牙刷控制刷牙力度,餐后及时清水漱口减少酸性物质残留,每年进行两次牙科检查监测釉质状态,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