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耳朵肿痛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外伤、过敏反应、耳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治疗、抗过敏药物、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炎:频繁掏耳或游泳进水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道红肿、灼热感。避免自行清理耳道,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

氧氟沙星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 生产厂家: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用法用量:滴耳。成人一次6~10滴,一日2~3次。滴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根据症状适当增...
立即购买

2、中耳炎:感冒后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常见耳闷、听力下降。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鼻腔减充血剂改善咽鼓管功能。

3、机械损伤:耳机压迫或外力撞击造成软组织挫伤,可见皮下淤血。伤后24小时冰敷消肿,后期热敷促进吸收,避免佩戴入耳式耳机。

4、接触性过敏:金属耳饰或洗发水成分诱发变态反应,伴随皮肤丘疹、瘙痒。立即移除致敏原,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口服氯雷他定抗组胺。

5、耳部新生物:外耳道乳头状瘤或耵聍腺瘤生长压迫神经,可能持续钝痛。需耳内镜确诊,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或显微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耳部肿痛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暂停剧烈运动防止血压升高加重出血风险。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耳廓褶皱,睡眠时患侧朝上减少压迫,出现发热或眩晕症状需急诊排除颅内并发症。

上一篇:茚达特罗格隆溴铵吸入粉雾剂用胶囊的疗效 下一篇:抗焦虑的药物对身体伤害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