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刺络拔罐、外敷药物、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带状疱疹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免疫力下降、情志失调、湿热内蕴、气血瘀滞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可清肝泻火、疏肝解郁。湿热型患者多见皮肤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腻,需配合清热利湿药物。血瘀型患者疱疹色暗伴刺痛,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2、针灸疗法:选取夹脊穴、阿是穴为主穴,配合足三里等穴位调节免疫力。围针法在疱疹周围浅刺可缓解神经痛,电针刺激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疗需避开皮损溃烂部位。
3、刺络拔罐:三棱针点刺疱疹周围后拔罐,放出少量瘀血。此法适用于疱疹初期未溃破阶段,能泻热解毒、化瘀止痛。操作需严格消毒,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4、外敷药物:青黛散调蜂蜜外涂可收敛燥湿,六神丸研末醋调敷能清热解毒。鲜马齿苋捣烂外敷适用于水疱未破者,溃烂后需改用生肌玉红膏促进创面愈合。
5、饮食调理:绿豆薏仁粥清热利湿,金银花露解毒消肿。忌食海鲜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百合、莲子等养阴之品。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带状疱疹急性期需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证充足睡眠。恢复期可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配合耳穴压豆调节神经功能。中医治疗需坚持2-4周,后遗神经痛者可延长疗程。出现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