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光可通过控制用眼时间、调整用眼姿势、增加户外活动、定期视力检查、改善光照环境等方式预防。散光通常由遗传因素、角膜发育异常、用眼习惯不良、眼部外伤、营养失衡等原因引起。
连续近距离用眼不超过30分钟,使用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学龄前儿童每日屏幕时间建议少于1小时。阅读时保持书本与眼睛距离30厘米以上。
保持坐姿端正,禁止躺着或趴着看书。书桌高度需与儿童肘部平齐,确保双眼与书本自然平行。使用防滑书立固定读物,避免频繁调节焦距造成的视疲劳。
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自然光下活动,阳光刺激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等需要远近焦距切换的运动。阴天时户外光照强度仍是室内的10倍以上。
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每半年进行散瞳验光。关注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发现角膜曲率异常及时干预。高度散光家族史儿童需增加至每季度检查一次。
读写区域照度需达500勒克斯以上,使用色温4000K的护眼灯。避免顶灯直射或单侧光源造成的眩光。室内多采用漫反射材质,墙面反射比维持在70%-80%。
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补充DHA含量高的深海鱼;运动推荐每天跳绳15分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护理需注意不用脏手揉眼,佩戴合格太阳镜防紫外线伤害。发现视物模糊、频繁眯眼等症状应立即就医,6岁前是视觉发育关键期,及时矫正可避免弱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