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手术过程通常无明显疼痛,术中会使用镇痛措施,术后可能出现短暂不适。疼痛感受因人而异,与结石位置、设备类型及个体耐受度相关。
1、镇痛措施:
手术全程采用局部麻醉或静脉镇静,部分机型配备水囊缓冲冲击波。常用镇痛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凝胶、芬太尼注射液、地佐辛等,能有效阻断痛觉传导。患者仅会感受到皮肤轻微压迫感或低频振动。
2、设备影响:
第三代电磁式碎石机产生的冲击波能量更集中,相比早期液电式设备疼痛感降低60%。配备实时超声定位的系统可减少无效冲击,每次治疗发射800-3000次冲击波,单次持续时间约0.5毫秒。
3、结石因素:
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时可能引发放射性钝痛,与结石移动刺激黏膜有关。肾盂结石通常无痛感,但超过2厘米的结石需分次治疗,每次间隔2周以上。磷酸钙类坚硬结石需更高能量,可能增加不适概率。
4、个体差异:
疼痛阈值较低者可术前30分钟口服塞来昔布或双氯芬酸钠。既往有慢性疼痛病史患者建议选择镇静方案。儿童及敏感人群可采用全麻下碎石,但会增加约15%的治疗费用。
5、术后反应:
治疗后2天内约30%患者出现隐痛,与碎石排出过程相关。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配合热敷腰腹部。出现持续绞痛需排除石街形成,必要时口服坦索罗辛或山莨菪碱缓解症状。
术后饮食宜选择低草酸的冬瓜汤、黄瓜汁等,避免浓茶和菠菜。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促进排石,但两周内禁止跳跃或负重。观察尿液是否出现沙砾样沉淀,定期复查超声确认碎石效果,多数患者需1-3次治疗可完全清除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