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可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血液检查、尿道造影等方式诊断。尿道结石通常由尿路感染、代谢异常、尿流受阻、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或结晶,提示可能存在结石或尿路感染。尿液培养能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24小时尿液分析有助于判断代谢异常类型。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无创且便捷,能发现大多数尿道结石。X线平片适用于阳性结石的筛查,CT扫描具有最高灵敏度,能精确定位结石位置和大小。
3、膀胱镜检查:
通过尿道插入内窥镜直接观察结石,适用于其他检查无法确诊的情况。检查过程中可同时进行取石治疗,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要局部麻醉。
4、血液检查:
血钙、血尿酸等指标异常可能提示代谢性疾病。肾功能检查可评估结石是否造成尿路梗阻,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结石形成。
5、尿道造影:
通过造影剂显示尿道形态,适用于疑似尿道狭窄伴结石的情况。逆行尿道造影能清晰显示结石位置,顺行造影适用于儿童患者。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ml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摄入,适度进行跳跃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移位引发绞痛,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