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可通过药物调理、激素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子宫内膜增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长期无排卵、子宫内膜癌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等症状。
1、激素失衡:
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可能导致增生。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的摄入有助于调节激素。规律运动如快走、瑜伽可改善内分泌平衡。
2、代谢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易引发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内,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3、排卵障碍:
长期无排卵使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对抗。监测基础体温变化,适时补充黄体酮类药物如地屈孕酮、微粒化黄体酮可促进子宫内膜转化。
4、癌前病变:
非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PTEN基因突变相关。诊断性刮宫获取病理结果后,可考虑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甲羟孕酮等药物逆转病变。
5、恶性转化:
复杂型增生伴非典型性可能进展为子宫内膜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高危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CA125和影像学检查。
建议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每周进行2次抗阻力训练。饮食中增加亚麻籽、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来源,限制红肉摄入量在每周500克以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影响褪黑素分泌。出现阴道异常出血持续超过7天时需及时妇科就诊,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经阴道超声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