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皮肤病主要包括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寻常疣、传染性软疣等类型。
1、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口唇或生殖器周围簇集性水疱。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免疫力下降时复发。局部可涂抹阿昔洛韦乳膏,严重者口服伐昔洛韦。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2、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所致,沿神经分布出现疼痛性皮疹。可能与年龄增长、压力等因素有关,常伴神经痛。早期使用泛昔洛韦可缩短病程,疼痛剧烈时联合普瑞巴林。
3、水痘:
水痘通过呼吸道传播,儿童多见,表现为全身性丘疹水疱。发热期需隔离护理,瘙痒处涂抹炉甘石洗剂。重症患者可静脉注射阿昔洛韦,孕妇感染需特别监测。
4、寻常疣:
寻常疣由HPV病毒导致,常见于手指足底等部位。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表现为粗糙角质增生。可采用液氮冷冻治疗,顽固性疣体可尝试光动力疗法。
5、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通过接触传播,儿童多发,特征为脐凹状珍珠样丘疹。刮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大面积感染可外用咪喹莫特乳膏调节免疫。
病毒性皮肤病需根据具体类型针对性处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大面积皮损、持续发热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