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因在汉族人群中占比不足1%而得名,其特殊性主要与血型系统遗传、输血兼容性、孕产风险等因素相关。
1、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后的第二大分类体系,以红细胞表面D抗原存在与否划分。Rh阴性个体缺乏D抗原,该血型由位于1号染色体的RHD基因决定,当基因缺失或突变时导致D抗原无法表达。
2、遗传特性:
Rh阴性属于隐性遗传性状,父母双方均为阴性时子女必为阴性。若父母一方为阳性含杂合子,子女有50%概率遗传阴性血型。近亲婚配可能提高阴性血型在后代中的出现率。
3、输血限制:
Rh阴性者输血需严格匹配血型,首次输入Rh阳性血可能触发免疫系统产生抗D抗体。二次接触阳性红细胞时会发生溶血反应,表现为寒战、血红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
4、妊娠风险:
Rh阴性孕妇怀有Rh阳性胎儿时,胎红细胞可能经胎盘进入母体引发致敏。后续妊娠中母体抗D抗体会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新生儿溶血病,需通过产前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预防。
5、应急储备:
各地血液中心会建立Rh阴性血型库,稀有血型者建议定期献血扩充库存。自体储血是手术前可选方案,紧急情况下O型Rh阴性可作为万能输血选择但仍有风险。
Rh阴性人群应随身携带血型标识卡,避免前往医疗条件薄弱地区长期滞留。女性需在孕12周前完成血型筛查,滑雪、登山等高风险运动前建议储备匹配血液。日常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定期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预防贫血。有生育计划者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配偶血型遗传风险,必要时选择辅助生殖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