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积性皮炎可能由静脉回流障碍、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或久坐、下肢深静脉血栓、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静脉回流障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血浆成分外渗至皮下组织引发炎症反应。日常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穿戴医用弹力袜减轻静脉高压。
2、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先天性或获得性瓣膜损伤使静脉血逆流,造成下肢静脉淤血。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垫高下肢,严重者可考虑静脉瓣膜修复术。
3、长期体位因素:职业性久站或久坐使静脉持续高压,常见于教师、护士等群体。每小时活动下肢5分钟,坐位时做踝泵运动,夜间进行下肢按摩。
4、深静脉血栓: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导致静脉闭塞和侧支循环建立,表现为患肢肿胀色素沉着。需长期抗凝治疗,药物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
5、皮肤屏障破坏:淤血性溃疡继发细菌感染或接触性过敏会加重皮炎。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配合锌氧油保护创面,避免搔抓和刺激性洗剂。
患者应控制体重减少下肢负荷,每日摄入足够维生素C增强血管弹性,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皮肤护理需选用pH5.5弱酸性清洁剂,沐浴后立即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出现溃疡渗液、发热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慢性病例可考虑压力治疗或血管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