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右下腹疼痛可能由排卵期疼痛、盆腔充血、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炎、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抗炎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缓解。
1、排卵期疼痛:部分女性在月经中期排卵时会出现单侧下腹短暂刺痛,与卵泡破裂释放卵子有关。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数小时至1天,可采取局部热敷缓解,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2、盆腔充血:月经期盆腔血管扩张可能造成坠胀感,久坐或受凉会加重症状。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使用热水袋热敷15-20分钟/次。适量饮用姜茶、玫瑰花茶等温性饮品促进血液循环。
3、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侵袭右侧卵巢或韧带时,经期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绞痛。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性交痛、排便痛。临床常用布洛芬、萘普生等药物缓解疼痛,严重者需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4、附件炎:右侧输卵管或卵巢的慢性炎症在经期免疫力下降时易急性发作。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需完善妇科检查,抗生素选择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等,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5、卵巢囊肿:右侧卵巢的黄体囊肿或巧克力囊肿在经期可能发生扭转或破裂。突发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需急诊就医。超声确诊后,5cm以上囊肿需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
经期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适量摄入红枣、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可尝试慢走、瑜伽等温和运动,但禁止盆浴游泳。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呕吐时,建议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记录疼痛周期与特点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