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痛可通过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莫西林等药物缓解。耳朵痛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外伤、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外耳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耳痒等症状。局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缓解炎症,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肟。避免掏耳、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预防复发。
2、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耳闷、听力下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常用抗生素,配合鼻腔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可改善咽鼓管功能。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3、耵聍栓塞:耳垢堆积压迫耳道引发胀痛,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冲洗清除。日常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游泳时可佩戴耳塞防止进水。
4、外伤:耳部机械性损伤或气压伤可能导致局部血肿疼痛,轻度损伤可冷敷并口服布洛芬止痛。伴随鼓膜穿孔需避免耳道进水,多数穿孔可自愈。
5、咽鼓管功能障碍:感冒或过敏时咽鼓管肿胀引发耳压失衡,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可减轻黏膜水肿。飞机起降时可做吞咽动作缓解症状。
耳痛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食物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耳压的行为。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眩晕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严重感染。游泳后倾斜头部单脚跳有助于排出耳道残余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