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属于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就诊时首选骨科或手外科,部分医院分科较细时可选择神经内科。骨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或肌电图明确诊断;手外科对腕横韧带松解等手术治疗更具经验;神经内科可鉴别其他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时可采用腕部制动、口服甲钴胺营养神经;中重度患者需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手术减压。日常避免长时间屈腕动作,使用键盘时保持手腕中立位,睡眠中佩戴腕部支具防止压迫。
1、骨科:作为首诊科室,骨科医生通过Tinel征和Phalen试验初步判断正中神经受压程度,必要时安排超声或MRI检查腕管结构。非手术治疗包括腕关节中立位固定、口服布洛芬缓解炎症,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需转诊手外科。
2、手外科:专精于腕管松解术开放式或内镜下,术后康复期指导手指屈伸训练。术前评估需排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术后并发症包括瘢痕粘连和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3、神经内科:当出现双侧手腕麻木或合并肢体无力时,需排除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神经传导检查显示远端运动潜伏期延长>4.5ms可确诊,需与颈椎病神经根型鉴别。
4、康复科:术后患者接受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神经修复,配合蜡疗缓解瘢痕挛缩。治疗师指导居家进行正中神经滑动练习,如腕关节背伸时逐节伸展手指。
5、疼痛科:针对顽固性疼痛实施腕管内注射治疗,常用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后需监测血糖变化。冲击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周2次连续4周。
急性期减少抓握动作,用对侧手辅助完成拧毛巾等动作。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鲑鱼、香蕉,促进髓鞘形成。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手腕减轻水肿,每日冰敷15分钟缓解炎症。若出现大鱼际肌萎缩或持续性麻木,需在48小时内急诊处理神经不可逆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