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尿急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减少刺激性饮食、膀胱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可能由饮水过量、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水习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睡前两小时大量饮水。过量饮水会增加膀胱负担,建议少量多次饮用,优先选择白开水或淡茶,限制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
2、减少刺激性饮食:辛辣食物、柑橘类水果、碳酸饮料可能刺激膀胱黏膜。日常饮食选择南瓜、山药等温和食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高盐食物易引起口渴,间接导致饮水增多。
3、膀胱训练:制定规律排尿时间表,初期每2小时排尿一次,逐步延长间隔至3-4小时。排尿时采用放松姿势,避免用力挤压膀胱。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进行3组收缩练习,每组维持10秒。
4、药物治疗:尿路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前列腺增生患者适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药物。膀胱过度活动症推荐使用索利那新、米拉贝隆、托特罗定等M受体拮抗剂。
5、手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激光汽化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能需要膀胱扩大术或骶神经调节术,手术选择需经尿动力学检查评估。
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中增加西红柿、西兰花等抗氧化食物,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血尿、发热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夜间排尿超过2次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每次尿量、排尿时间及伴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