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手术后需注意体位管理、生命体征监测、疼痛控制、切口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恢复效果与安全性。
1、体位管理:术后6小时内保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麻醉未完全消退时避免突然坐起或下床,需在医护人员协助下逐步调整体位。下肢手术患者可垫高患肢减轻肿胀。
2、生命体征:每2小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至完全清醒。血氧低于95%需吸氧,心率持续>100次/分或<50次/分需及时报告术后24小时内重点关注呼吸抑制、低血压等麻醉残留反应。
3、疼痛干预: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阶梯镇痛药物。非药物方法包括冷敷伤口、音乐疗法、腹式呼吸训练。疼痛评分≥4分需调整镇痛方案,避免因疼痛限制咳嗽和活动。
4、切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术后48小时内避免沾水。观察渗液颜色和量,出现鲜红色渗血或脓性分泌物立即处理。腹腔镜手术需关注肩部放射性疼痛,可能与二氧化碳残留有关。
5、并发症预防:术后6小时开始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每日3组每组20次。鼓励清醒后每2小时深呼吸咳嗽排痰,降低肺不张风险。记录尿量预防尿潴留,8小时未排尿需导尿。
全麻后24小时内禁食辛辣刺激食物,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优先选择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促进组织修复。术后第2天可在床边坐起活动,第3天根据耐受度进行短距离行走。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精细操作直至停药后24小时,恢复期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