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可通过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病理活检、激素水平检测、临床表现评估等方式诊断。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首选筛查手段,能清晰显示息肉位置、大小及血流信号。典型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伴蒂部血管分布,三维超声可提高检出率。对于疑似病例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5天检查,避免子宫内膜增厚干扰判断。
2、宫腔镜检查:作为确诊金标准,能直视观察息肉形态并同步取材。镜下可见粉红色赘生物突出于宫腔,表面血管分布规则。检查需避开月经期,术前需评估感染风险,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慎用。
3、病理活检:通过刮宫或宫腔镜引导下取材,组织学可见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功能层内膜细胞。需与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鉴别,不典型增生病例需加做免疫组化检测ER、PR表达。
4、激素检测:测定血清雌孕激素水平辅助判断病因。长期雌激素刺激是主要诱因,围绝经期妇女多见孕酮不足导致的息肉生长。对于复发患者建议检测AMH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5、症状评估:结合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临床表现。70%患者表现为经间期出血,30%伴经量增多,不孕患者中检出率达15%-25%。需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全身性疾病。
诊断过程中需综合运用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育龄妇女建议监测基础体温,绝经后患者需警惕恶变可能。日常避免长期服用雌激素制剂,控制体重在BMI<24,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确诊后每6个月复查超声,异常出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