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肚子可通过双歧杆菌、乳酸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通常由肠道菌群失衡、饮食不当、感染等因素引起。
双歧杆菌能抑制有害菌繁殖,改善腹泻症状。常见菌株包括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可通过酸奶、发酵食品或补充剂摄入。长期使用抗生素后补充双歧杆菌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乳酸菌通过产生乳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生长。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对缓解乳糖不耐受性腹泻效果显著。建议选择含活菌数≥10^8CFU/g的制剂,与常温饮品同服可提高存活率。
布拉氏酵母菌作为真菌类益生菌,能中和细菌毒素并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对旅行者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明确疗效。该菌株耐胃酸特性强,建议餐后服用以延长肠道定植时间。
酪酸梭菌产生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黏膜修复,适用于慢性腹泻患者。可与双歧杆菌联用增强协同效应。注意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
粪肠球菌SF68菌株能调节肠道免疫应答,改善感染性腹泻。对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腹泻有辅助治疗效果。建议选择含维生素B族的复合制剂,以支持肠道细胞代谢。
日常可增加发酵食品如纳豆、泡菜摄入,配合低FODMAP饮食减少肠道刺激。急性腹泻期建议选择单一菌种制剂,症状缓解后过渡到复合益生菌。持续腹泻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血便需及时就医,排除炎症性肠病等器质性疾病。规律进行快走、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