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老化可通过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孕妇症状观察、生化指标检测、临床经验评估等方式判断。胎盘老化通常由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过期妊娠、营养不良、胎盘灌注不足等原因引起。
超声检查是评估胎盘老化的主要手段,通过观察胎盘钙化程度、厚度及血流信号判断。胎盘成熟度分为0-Ⅲ级,Ⅲ级提示胎盘老化。超声显示胎盘实质内强回声钙化点增多、基底膜增厚、绒毛间隙变窄时需警惕功能减退。脐动脉血流S/D比值升高、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增加也提示胎盘灌注不足。
胎心监护能间接反映胎盘功能,出现变异减速、晚期减速或基线变异消失需考虑胎盘老化。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或缩宫素激惹试验OCT阳性提示胎儿缺氧风险。动态监测胎心率曲线变化,结合生物物理评分可提高判断准确性。
孕妇自觉胎动减少或消失是胎盘老化的重要信号。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若12小时胎动少于10次需立即就医。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宫高增长停滞、体重下降等表现。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突发蛋白尿加重、水肿加剧时需评估胎盘功能。
血清雌三醇、胎盘生乳素水平下降提示胎盘功能减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降低与胎盘灌注不足相关。尿雌激素/肌酐比值持续低下反映胎盘合成能力下降。这些指标需结合临床动态监测,单一数据异常需排除检测误差。
过期妊娠≥42周是胎盘老化的高危因素,需加强监测。有胎盘早剥史、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风险更高。医生会综合孕周、并发症、胎儿生长曲线等因素判断,必要时建议终止妊娠。孕晚期每周产检时需重点评估胎盘功能。
日常建议孕妇每日固定时间侧卧位计数胎动,选择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质鱼肉、鸡蛋、豆制品和铁元素动物肝脏、菠菜摄入,避免高盐高糖饮食。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控制体重增长在11-16公斤范围内。出现胎动异常、头晕眼花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盲目等待。定期产检中应重点关注血压、尿蛋白及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妊娠28周后建议每两周进行胎心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