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可通过多饮水、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避免刺激、调节饮食等方式缓解。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尿路结构异常、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液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建议选择温开水、淡竹叶茶或玉米须茶,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尿道黏膜。
细菌性尿道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保持外阴干燥清洁,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烫洗。月经期需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
暂停使用阴道洗液、香皂等碱性清洁产品。性行为前后及时排尿,必要时使用水溶性润滑剂。游泳后立即冲洗外阴,避免公共浴池浸泡。
增加蔓越莓、蓝莓等富含原花青素的食物,减少辣椒、酒精、咖啡因摄入。每日补充200克酸奶维持菌群平衡,适量食用马齿苋、鱼腥草等消炎食材。
出现排尿灼痛、尿频尿急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反复发作需检查尿常规与泌尿系统超声。日常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骑行时选择透气坐垫,避免长时间憋尿。急性期可饮用茅根甘蔗水缓解不适,慢性患者建议每月饮用3-5次车前草茶。合并阴道炎需同步治疗,绝经后女性可咨询医生使用雌激素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