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产伤指分娩过程中因机械性外力导致的胎儿组织损伤,可能由产道挤压、器械助产、胎位异常、产程异常、胎儿过大等因素引起。
自然分娩时产道对胎头持续性压迫可造成头皮血肿或颅骨骨膜下出血。轻度血肿通常2-3周自行吸收,需避免局部按压;合并黄疸时需光疗干预。
产钳或胎头吸引器使用可能导致面部擦伤、头皮挫裂伤。损伤处需碘伏消毒防止感染,浅表伤口一般无需缝合,5-7天结痂脱落。
臀位分娩易引发臂丛神经损伤,表现为患侧上肢肌张力低下。80%病例通过神经康复训练恢复,严重者需显微神经修复手术。
急产或滞产分别可能造成胎儿锁骨骨折或颅内出血。骨折需"8"字绷带固定2周,颅内出血需NICU监护并给予维生素K注射。
体重超过4000克时肩难产风险增高,可能引发臂丛神经麻痹或肱骨骨折。神经麻痹需早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骨折需夹板固定3-4周。
护理期间保持患儿侧卧位避免压迫损伤部位,母乳喂养时注意调整姿势减少患处受力。每日进行2-3次被动关节活动,每次5-10分钟,动作需轻柔缓慢。监测损伤区域皮肤温度及颜色变化,发现青紫或肿胀加剧需及时复诊。母亲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控制高糖饮食预防乳汁过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