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癌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复发风险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相关。
汗腺癌分为小汗腺癌与大汗腺癌,大汗腺癌侵袭性更强。低分化型肿瘤细胞增殖活跃,术后易局部复发。黏液性汗腺癌转移率可达20%,需密切随访。
I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90%,III期降至40%。肿瘤浸润深度超过4mm时,淋巴结转移风险显著增加。手术切缘阳性者复发率提高3倍。
广泛切除术较局部切除降低50%复发率。辅助放疗可控制显微镜下残留病灶,适用于神经侵犯病例。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对HER2阳性亚型有效。
术后前2年每3个月复查超声与肿瘤标志物。PET-CT对检测远处转移敏感度达85%。皮肤镜可早期发现原位复发灶。
免疫缺陷患者需定期筛查新发病灶。慢性淋巴水肿区域易出现种植转移。BRCA突变携带者应进行遗传咨询。
术后饮食需保证每日60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三文鱼、鸡胸肉等低脂食材。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患肢过度负重。伤口护理使用硅酮敷料可减少瘢痕增生,沐浴时水温控制在38℃以下。出现不明皮下结节或持续性疼痛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