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可通过玻璃体消融术、视网膜激光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玻璃体液化、视网膜裂孔、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原因引起。
1、玻璃体液化:年龄增长导致玻璃体胶原纤维塌陷,形成漂浮物投影在视网膜上。建议避免突然转头,减少强光刺激,适当补充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
2、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牵拉造成视网膜组织缺损,可能伴随闪光感、视野缺损。需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封堵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
3、葡萄膜炎:免疫异常引发玻璃体混浊,常伴眼红、畏光。局部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严重时口服甲氨蝶呤控制炎症。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微血管,导致玻璃体积血。控制血糖在空腹7mmol/L以下,每月监测眼底变化,必要时行玻璃体切割术。
5、眼外伤:撞击导致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震荡。伤后24小时内冰敷减轻肿胀,使用云南白药胶囊促进吸收,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
日常可进行眼球转动训练改善玻璃体代谢,每天摄入10mg叶黄素补充剂保护视网膜,阅读时保持30cm用眼距离。出现突然增多的飞蚊或视野缺损需24小时内就诊,眼科B超和散瞳检查能明确病因。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促进眼周血液循环,避免蹦极、过山车等可能造成玻璃体牵拉的高风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