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可通过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宫腔填塞、动脉栓塞、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产后大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
1、子宫按摩: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原因,通过双手有节律地按摩子宫底可刺激子宫收缩。按摩时需保持手掌温度适宜,力度均匀持续,同时观察阴道出血量变化。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无创,适合作为首选干预措施。
2、药物治疗:静脉注射缩宫素能直接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麦角新碱可延长收缩持续时间,前列腺素类药物能改善子宫血流灌注。药物联合使用可形成协同效应,用药期间需持续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3、宫腔填塞:当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无菌纱布条或专用球囊进行宫腔填塞可机械性压迫止血。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确认填塞物位置,填塞后24-48小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该方法能有效控制胎盘附着面出血。
4、动脉栓塞:介入放射下进行子宫动脉栓塞适用于难治性出血,通过聚乙烯醇颗粒或明胶海绵栓塞出血血管。术后需卧床24小时观察下肢感觉,该方法止血成功率可达85%-90%,能保留生育功能。
5、手术切除:子宫切除术是最终治疗手段,适用于胎盘植入或子宫破裂等严重情况。根据病情选择次全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中需同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术后需加强贫血治疗和心理疏导。
产后恢复期应保证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的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超声,关注恶露性状变化,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