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由细菌上行感染、胎膜早破、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胎心率异常、子宫压痛、阴道分泌物异常、实验室指标异常等症状。
1、发热:孕妇体温超过38℃是常见症状,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感染源释放的炎症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热,需监测体温变化并排查感染源。
2、胎心率异常:胎儿心动过速>160次/分或基线变异减少提示宫内窘迫。感染产生的内毒素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循环系统,需立即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
3、子宫压痛:宫体压痛伴肌紧张提示子宫内膜炎。触诊时出现反跳痛需警惕感染扩散,结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评估感染程度。
4、阴道分泌物异常:脓性分泌物伴异味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分泌物培养可检出B族链球菌或大肠埃希菌,妊娠期生殖道pH值改变易导致菌群失调。
5、实验室指标异常:白细胞计数>15×10⁹/L或降钙素原升高提示严重感染。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可能预示败血症,需进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
预防宫内感染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孕期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分泌物或腹痛应及时就医,妊娠晚期需每周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医疗机构需严格无菌操作,对于胎膜早破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