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慢性中耳炎、上皮组织角化异常、鼓膜内陷、外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局部清洁、听力重建、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听力下降:胆脂瘤侵蚀听小骨或内耳结构导致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早期表现为轻微耳鸣,逐渐发展为言语识别困难。鼓室成形术或人工听骨植入可改善听力,需避免游泳时耳道进水。
2、颅内感染:病灶突破颅底骨质可能引发脑膜炎、脑脓肿。伴随持续高热、颈部僵硬等症状。静脉输注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
3、面神经麻痹:肿瘤压迫面神经管致同侧面肌瘫痪。典型表现为额纹消失、口角歪斜。早期可尝试泼尼松减轻水肿,后期需面神经减压术联合针灸康复治疗。
4、迷路炎:内耳迷路受侵犯引发眩晕、平衡障碍。发作时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建议卧床期间使用异丙嗪缓解症状,后期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平衡功能。
5、颅底骨质破坏:长期进展可导致乙状窦血栓、硬脑膜暴露。CT显示骨质缺损超过3mm需及时行颞骨切除术,术后配合高压氧促进创面愈合。
日常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饮食增加维生素A、D含量高的鱼类和乳制品,适度进行太极拳等平衡训练。出现突发性耳聋或持续头痛应立即就诊神经外科,术后每半年复查颞骨CT监测复发情况。听力受损者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