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是神经系统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不自主收缩,典型表现包括局部或全身肌肉阵挛、强直、肌阵挛发作、细微发作眼球偏斜、眨眼以及自主神经症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
1、局部阵挛:单侧肢体或面部肌肉节律性抽动,可能伴随眼球偏转。这类发作需排除低钙血症、颅内出血等病因,脑电图监测可辅助诊断。护理时避免强行约束肢体,记录发作时长与部位。
2、全身强直:四肢伸直僵硬、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或严重感染,需紧急处理气道并监测生命体征。苯巴比妥、咪达唑仑等抗惊厥药物可控制发作。
3、肌阵挛发作:突发快速点头或肢体闪电样抽动,每日可反复数十次。可能与遗传代谢病有关,需进行血尿筛查。发作时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避免声光刺激。
4、细微发作:表现为眼球震颤、咀嚼动作或呼吸节律改变。早产儿多见,需视频脑电图确认。维持适宜环境温度,监测血糖及电解质水平。
5、自主神经症状:发作性呼吸暂停伴心率下降,面色苍白或青紫。需与生理性呼吸暂停鉴别,必要时给予氧疗。完善心脏超声排除结构性异常。
新生儿惊厥护理需维持中性温度环境,喂养采用少量多次方式,优先选择母乳或深度水解配方奶。每日进行抚触按摩促进神经系统发育,避免过度包裹引发体温过高。记录发作频率与诱因,定期随访神经行为评估。早产儿建议补充维生素B6预防代谢性惊厥,足月儿需关注胆红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