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可通过孕激素类药物、短效避孕药、抗生素等方式治疗,具体用药需根据囊肿性质决定。生理性囊肿通常与激素波动、黄体功能异常有关,病理性囊肿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相关。
1、孕激素治疗: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可调节内分泌,抑制囊肿增长。适用于功能性囊肿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等副作用。
2、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复方制剂能抑制排卵,减少滤泡囊肿形成。适合需要避孕且存在生理性囊肿者,可连续服用3-6个月。禁忌证包括血栓病史、严重高血压等。
3、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适用于盆腔炎性包块,通过抗感染消除囊肿周围炎症。治疗周期通常14天,需配合阴道分泌物培养结果调整用药。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或过敏现象。
4、中药调理:桂枝茯苓胶囊、红金消结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对小于5cm的单纯性囊肿可能有效。需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经期需停药。中药起效较慢,不适用于快速增大的囊肿。
5、GnRH激动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用于抑制卵巢功能,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每月皮下注射可形成药物性绝经状态,疗程不超过6个月。可能产生潮热、骨质疏松等低雌激素症状。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亚麻籽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扭转腹部动作。定期妇科超声复查至关重要,囊肿直径超过5cm或出现剧烈腹痛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