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的程度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划分,主要依据肾盂肾盏扩张范围、肾实质厚度及肾功能损害程度分级。临床常用分度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部分系统进一步细分为五级。
1、轻度积水:肾盂肾盏轻微扩张,肾实质厚度正常。超声显示肾盂分离1-2cm,无肾盏扩张。此类积水多由生理性尿流缓慢或轻度尿路梗阻引起,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ml,避免憋尿,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变化。
2、中度积水:肾盂明显扩张伴部分肾盏扩张,肾实质轻度变薄。CT测量肾盂前后径2-4cm,可见"花瓣征"。可能与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酸胀、间歇性腹痛。需行尿常规、泌尿系CT三维重建明确病因,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α受体阻滞剂治疗。
3、重度积水:肾盂肾盏球形扩张,肾实质显著变薄。IVP检查显示肾盂呈囊袋状,肾功能显像提示GFR下降30%以上。常见于输尿管肿瘤、先天性UPJ狭窄等病理性因素,多伴随患侧肾功能减退。需根据病因选择输尿管支架置入、肾盂成形术等治疗,晚期需评估肾切除指征。
4、极重度积水:肾脏呈巨大囊性改变,肾实质菲薄如纸。超声测量肾盂分离>4cm,肾皮质厚度<2mm。此类患者常合并反复泌尿系感染、高血压,需紧急行经皮肾造瘘引流,后续根据肾功能决定保肾或肾切除手术。
5、终末期积水:肾脏完全失去正常结构,肾功能丧失。核素扫描显示患肾无显影,对侧肾代偿性肥大。需监测肌酐、电解质水平,控制蛋白摄入量0.6g/kg/d,必要时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5g,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适宜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但避免腰部剧烈扭转动作。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泌尿系超声,观察积水进展需测量24小时尿量变化,夜间排尿2次以上者建议睡前3小时限水。出现发热、血尿或腰痛加剧应立即就诊,警惕脓肾、尿源性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长期积水患者建议每年评估一次分肾功能,保留所有影像学资料对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