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可能由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宫腔操作、不良卫生习惯、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性交痛、月经异常等症状。
1、下腹痛:盆腔炎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腹部持续性钝痛或压痛,疼痛可能向腰骶部放射。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慢性期表现为隐痛或坠胀感。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输卵管卵巢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
2、异常分泌物:患者常出现脓性或脓血性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伴有异味。淋球菌感染时分泌物呈黄绿色,衣原体感染表现为黏液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刺激可能引发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3、发热寒战:急性盆腔炎体温可达38-40℃,伴有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体温波动与炎症程度相关,形成盆腔脓肿时可能出现持续高热。慢性盆腔炎通常表现为低热或体温正常。
4、泌尿系症状:炎症累及膀胱或尿道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严重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或血尿。盆腔充血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腰部胀痛。
5、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受累时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非经期出血。卵巢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慢性盆腔炎患者常见痛经加重,部分出现性交后出血。
盆腔炎患者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急性期卧床休息时可采取半卧位促进炎症局限。每日温水清洗外阴并勤换内裤,选择纯棉透气材质。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如凯格尔运动或瑜伽猫牛式。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阴道大量出血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