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脂肪增多症可通过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适度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与肥胖、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因素、代谢紊乱、慢性炎症等原因相关。
1、体重管理:超重是盆腔脂肪增多的主要诱因,内脏脂肪堆积会压迫盆腔器官。建议通过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每日热量缺口500大卡,使BMI逐步降至24以下。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2、膳食调整:高脂高糖饮食会加剧脂肪异常沉积。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如燕麦、西兰花,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控制精制碳水占比低于总热量40%。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其富含的ω-3脂肪酸可减轻炎症反应。
3、代谢干预:激素失衡患者可能出现向心性肥胖。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奥利司他能减少脂肪吸收。伴有代谢综合征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必要时联用阿托伐他汀调节脂代谢。
4、并发症处理:严重压迫输尿管时需解除梗阻,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可改善肾积水。合并反复尿路感染者需进行尿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磷霉素、呋喃妥因治疗。
5、手术减脂: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腹腔镜盆腔脂肪清除术,联合脂肪抽吸术减少局部脂肪体积。术后需佩戴骨盆加压带3个月,防止脂肪重新堆积。术后5年复发率约15-20%,需长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患者应建立每日饮食记录,限制酒精摄入不超过25g/日。推荐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每周3次水中运动减轻关节负担。每3个月复查盆腔超声评估脂肪厚度变化,出现排尿困难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