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可能由激素水平异常、遗传基因突变、长期雌激素暴露、乳腺组织增生、辐射暴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自检筛查、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内分泌治疗、保乳手术等方式干预。
1、乳房肿块:无痛性单发肿块是典型表现,质地偏硬且边缘不规则。肿块可能与乳腺导管上皮异常增生有关,通常伴随皮肤凹陷或乳头溢液。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皮肤改变:肿瘤侵犯Cooper韧带会导致橘皮样变或酒窝征。这种病理性改变常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可能与淋巴回流受阻有关。需通过乳腺超声联合钼靶检查明确诊断。
3、乳头异常:非哺乳期出现血性溢液需警惕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理性溢液多与导管内癌相关,常伴随乳头内陷或糜烂。诊断需进行乳管镜或分泌物细胞学检查。
4、腋窝淋巴结: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提示可能转移。转移性淋巴结质地坚硬且活动度差,可能与肿瘤细胞淋巴浸润有关。确诊需进行淋巴结活检和全身骨扫描。
5、疼痛不适:约10%患者出现钝痛或刺痛感。这种症状多与肿瘤侵犯神经或炎症反应有关,晚期可能伴随骨痛或体重下降。早期可通过他莫昔芬等内分泌药物控制。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摄入豆制品和十字花科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定期乳腺专科随访监测,术后患者需坚持五年内分泌治疗并配合康复训练,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联合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