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干裂出血的伤口接触血液存在感染风险,需根据暴露源和伤口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皮肤屏障破坏后,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传播途径侵入人体。
1、清洁消毒: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配合肥皂液轻柔去除污染物。使用碘伏或75%酒精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避免使用双氧水刺激创面。浅表伤口消毒后可用无菌敷料覆盖。
2、暴露源评估:若接触的是他人血液,需确认对方是否存在乙肝、丙肝或HIV等血源性传染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需按标准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普通人群接触公共场所血迹风险较低。
3、阻断处理:可疑高危暴露后,HIV阻断需在72小时内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组合。乙肝暴露者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未接种疫苗者需完成三针疫苗接种程序。
4、医学观察:完成暴露后预防用药者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消化道症状等。HIV检测需在暴露后6周、3个月分别进行,乙肝抗体检测应在末次疫苗接种后1个月实施。
5、创面护理:愈合期保持伤口干燥,每日更换敷料。深度裂伤需外科清创,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恢复期使用尿素软膏或凡士林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反复皲裂。
日常需加强手部保湿护理,洗手后及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护手霜。冬季戴棉质手套防护,家务劳动时佩戴橡胶手套隔离刺激物。饮食补充维生素A、E及欧米伽3脂肪酸,促进皮肤修复。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出现手部皲裂应严格监测血糖,预防慢性溃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