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手术可通过开腹修补术、腹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肠穿孔通常由外伤、肠道炎症、肠梗阻、憩室炎、肿瘤等因素引起。
1、术前准备:
患者需禁食6-8小时,接受静脉补液和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可明确穿孔位置和范围。麻醉医师评估心肺功能,选择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方案。
2、开腹修补术:
在腹部正中作10-15cm切口,逐层切开腹壁。探查腹腔后清除脓液和肠内容物,找到穿孔部位。修剪坏死肠壁边缘后,用可吸收缝线分层缝合肠管。严重病例需行肠造瘘术,待感染控制后二次手术还纳。
3、腹腔镜手术:
在腹壁打3-4个5-10mm操作孔,建立气腹后插入腹腔镜。通过器械抓持肠管,暴露穿孔部位后缝合修补。术中可同时处理粘连或憩室等原发病灶。该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适用于早期穿孔患者。
4、术后处理:
持续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静脉营养支持3-5天。监测体温、白细胞等感染指标,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环丙沙星等广谱抗生素。术后24小时鼓励床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5、并发症防治:
吻合口瘘表现为持续发热和腹膜炎体征,需再次手术引流。腹腔脓肿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肠粘连可能导致机械性肠梗阻,严重者需松解手术。长期并发症包括切口疝和短肠综合征。
术后恢复期建议低纤维饮食过渡至普食,避免豆类、坚果等难消化食物。逐步增加散步等低强度运动,6周内禁止提重物。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发热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