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锌可能由母乳锌含量不足、辅食添加不当、消化吸收障碍、慢性腹泻、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母乳因素:
母乳中锌含量与母亲饮食密切相关。哺乳期母亲长期偏食或锌摄入不足会导致母乳锌浓度降低,纯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未及时添加富锌辅食的婴儿易出现锌缺乏。建议哺乳期母亲每日摄入牡蛎、牛肉、坚果等富锌食物。
2、辅食问题:
过早添加米糊等低锌辅食或长期单一饮食结构是常见诱因。6月龄后未及时引入蛋黄、猪肝泥等富锌食物,或幼儿偏食拒绝肉类海鲜类食物,均可导致锌摄入不足。每日应保证摄入1-2种富锌辅食如鳕鱼松、奶酪等。
3、吸收障碍:
肠道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非感染性因素会损伤肠黏膜,影响锌的吸收功能。这类患儿常伴随反复湿疹、黏液便等症状,需排查过敏原并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必要时补充葡萄糖酸锌制剂。
4、慢性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贾第鞭毛虫感染等引起的迁延性腹泻会导致锌大量流失。这类患儿除水样便症状外,往往出现指甲白斑、伤口愈合迟缓等缺锌体征,需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和锌剂补充。
5、遗传疾病:
肠病性肢端皮炎等罕见遗传病会导致锌转运蛋白缺陷,患儿多在断奶后出现顽固性皮疹、脱发、腹泻三联征。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并终身大剂量补充锌制剂维持血锌浓度。
预防宝宝缺锌需从孕期营养开始规划,哺乳期母亲每日应摄入20mg锌元素,6月龄后逐步添加牛肉末、扇贝粉等辅食。已出现缺锌症状的幼儿可短期补充赖氨葡锌颗粒,同时增加南瓜籽、黑芝麻等食物的摄入频率,定期监测发锌或血锌水平。对于持续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的患儿,需排除克罗恩病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