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血管炎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等方式干预。该病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飞蚊症等症状。
1、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视网膜血管炎的基础治疗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症状。常用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口服或静脉制剂。治疗期间需监测眼压和血糖变化,配合低盐高蛋白饮食减少副作用。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复查眼底荧光造影。
2、免疫调节:顽固性病例需联合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可调节T细胞功能,抑制异常免疫攻击。用药期间每月检查肝肾功能,避免接种活疫苗。伴随葡萄膜炎时需加用散瞳药物防止虹膜粘连。
3、激光干预:对于视网膜缺血区域,采用氩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该手术能封闭无灌注区,预防新生血管形成。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物变形,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玻璃体出血。合并黄斑水肿时需先行玻璃体腔注药。
4、玻璃体切除:严重玻璃体混浊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者,需行23G/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手术可清除浑浊介质,解除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引。术前需控制全身炎症指标,术后保持俯卧位促进视网膜复位。
5、病因治疗:梅毒感染者需青霉素驱梅治疗,结核患者应规范抗结核治疗。合并白塞病等全身性疾病时,需联合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反复发作病例建议排查隐匿性感染灶,每年进行眼底筛查。
视网膜血管炎患者应保证维生素A/C/E摄入,适量食用蓝莓、胡萝卜等护眼食物。急性期避免高强度有氧运动,恢复期可进行太极、游泳等低冲击锻炼。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每3个月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视网膜静脉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