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的老人可通过调整食物性状、改变进食姿势、口腔清洁、观察并发症、心理支持等方式护理。吞咽困难通常由衰老相关肌力下降、神经系统疾病、咽喉结构异常、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食物调整:选择软烂易吞咽的食物如蒸蛋、米糊、香蕉泥,避免干硬粘性食物。将固体食物搅拌成糊状,液体可加入增稠剂。食物温度控制在40℃左右,分次少量喂食,每口不超过5毫升。
2、进食姿势:采用60-90度坐位,头部稍前倾。进食后保持坐姿30分钟以上,防止反流。偏瘫患者采用健侧卧位,利用重力辅助吞咽。使用防滑垫固定餐具,选择小勺长柄杯辅助。
3、口腔护理:餐前用温盐水漱口刺激唾液分泌,餐后清除口腔残留。每日两次口腔检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舌苔。发现溃疡或白斑时,可用康复新液含漱。定期进行空吞咽训练,强化喉部肌肉。
4、并发症监测:注意有无呛咳、发热、声音嘶哑等吸入性肺炎征兆。记录每日进食量及体重变化,监测脱水或营养不良风险。长期吞咽困难者需定期评估喉镜,排除肿瘤或憩室等器质病变。
5、心理疏导:创造安静就餐环境,避免催促进食。采用鼓励式沟通,允许老人自主选择食物。对于抗拒进食者,可尝试音乐疗法或怀旧饮食唤起食欲。家属需接受专业指导,避免焦虑情绪传递。
吞咽困难老人的日常护理需结合营养管理与运动康复。建议每日补充高蛋白饮品如牛奶、豆浆,适当进行颈部伸展运动和呼吸训练。定期到康复科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必要时采用鼻饲或胃造瘘保证营养摄入。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减少呼吸道刺激。建立进食记录卡,详细记录呛咳次数与食物种类的关系,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