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可通过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甲硝唑等药物治疗,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饮食刺激、肠道菌群失衡、放射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美沙拉嗪:美沙拉嗪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一线药物,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该药物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合成减轻黏膜水肿,适用于轻中度活动期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抗酸剂同服。
2、柳氮磺吡啶:该药物在肠道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发挥抗炎作用,对细菌性直肠炎和免疫性直肠炎均有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长期使用需补充叶酸。用药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
3、甲硝唑:针对阿米巴性直肠炎或厌氧菌感染,甲硝唑能破坏病原体DNA结构。治疗需配合益生菌调节菌群,避免酒精摄入。典型疗程为7-10天,孕妇及哺乳期禁用。
4、免疫调节治疗:当直肠炎与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时,可能需要硫唑嘌呤、英夫利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控制病情,使用前需筛查结核感染,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血常规。
5、对症支持药物: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缓解腹泻症状;双歧杆菌制剂能重建肠道微生态;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匹维溴铵解痉。合并出血时需加用止血环酸,发热患者考虑口服对乙酰氨基酚。
患者应选择低渣、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蒸蛋羹、嫩豆腐等,避免辛辣、生冷及高纤维食物。急性期每日补充2000-2500ml水分,恢复期可逐步添加煮软的胡萝卜、南瓜等低纤维蔬菜。建议记录饮食日志,观察特定食物与症状的关联性。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需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建议定期肠镜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