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叮咬可诱发虫咬皮炎,临床表现为红色丘疹、剧烈瘙痒,多与尘螨、疥螨等接触有关。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冷敷、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严重者需就医排除疥疮等感染性疾病。
1、尘螨过敏:尘螨代谢物可刺激皮肤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散在红色丘疹伴瘙痒。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定期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除螨喷雾降低环境螨虫密度。
2、疥螨感染:疥螨钻入皮肤角质层引发剧烈瘙痒,夜间加重,指缝、腕部多见。外用10%硫磺软膏或25%苯甲酸苄酯乳剂,密切接触者需同步治疗,所有衣物需沸水消毒。
3、恙螨叮咬:幼虫叮咬后形成焦痂样皮损,多发于腰腹、腋窝等柔软部位。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野外活动时需穿长袖衣裤防护。
4、蠕形螨增生:毛囊蠕形螨过度繁殖可导致玫瑰痤疮样皮炎。使用含茶树精油洗面奶清洁,避免过度使用彩妆,严重者可外用伊维菌素乳膏控制螨虫数量。
5、禽螨侵袭:接触鸟类或家禽后可能被禽螨叮咬,皮损呈线状排列。立即更换并高温处理污染衣物,外用卤米松乳膏消炎止痒,家庭养殖场所需彻底消杀禽类巢穴。
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每周暴晒被褥3小时以上,使用防螨布料包裹床垫枕头。饮食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皮肤抵抗力。出现持续红肿、化脓或发热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螨虫镜检明确病原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