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与湿疹存在交叉但不等同,特应性皮炎属于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湿疹是更广泛的皮肤炎症总称。特应性皮炎具有遗传倾向和特定诊断标准,湿疹则涵盖多种非特异性皮炎表现。
1、定义差异: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慢性皮肤病,诊断需符合瘙痒、典型皮损形态和分布、个人或家族过敏史等标准。湿疹泛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表皮炎症反应,包括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亚型,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
2、发病机制:特应性皮炎存在皮肤屏障基因突变和免疫异常,如FLG基因缺陷导致丝聚蛋白减少,Th2型免疫反应过度激活。湿疹的发病机制更复杂多样,可能由外界刺激、微生物感染或系统性疾病继发引起。
3、临床表现:特应性皮炎呈现年龄阶段性特征,婴儿期以面部渗出性红斑为主,儿童期出现肘窝腘窝苔藓样变,成人期表现为全身干燥性皮损。湿疹的皮损形态单一,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常见红斑、丘疹、水疱等急性炎症表现。
4、伴随症状:特应性皮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特应性疾病,血清IgE水平显著升高。湿疹患者通常无系统过敏表现,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指标。
5、治疗侧重:特应性皮炎需长期维持治疗,强调皮肤屏障修复和免疫调节,使用润肤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湿疹治疗更侧重去除诱因和短期对症处理,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控制急性症状。
特应性皮炎患者需建立长期皮肤护理方案,每日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剂,避免羊毛等刺激性衣物。饮食上注意记录食物日记,常见致敏食物包括牛奶、鸡蛋、坚果等。适度游泳等低刺激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但需及时冲洗氯残留。环境控制保持湿度50%-60%,定期除螨减少过敏原暴露。急性发作期可采用湿包裹疗法,夜间戴棉质手套防止搔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