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后牙根发黑可能由牙周炎、牙结石堆积、刷牙方式不当、吸烟、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周治疗、改善口腔卫生、戒烟、脱敏治疗、牙龈移植手术等方式干预。
1、牙周炎:牙周组织长期慢性炎症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后易沉积色素或发生龋坏。牙周炎可能与口腔菌群失衡、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需进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专业治疗,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
2、牙结石刺激:龈下结石压迫牙龈并滋生细菌,加速牙槽骨吸收。暴露的牙根表面粗糙更易吸附烟斑、茶渍等外源性色素。建议每年进行1-2次超声洁牙,使用含焦磷酸钠的牙膏抑制结石再生。
3、横向刷牙损伤:长期用硬毛牙刷暴力摩擦牙颈部,导致楔状缺损和牙龈退缩。缺损部位暴露的牙本质小管使色素更易渗入。改用巴氏刷牙法配合软毛牙刷,缺损较深时可进行复合树脂充填。
4、烟草色素沉积:尼古丁和焦油通过暴露的牙本质小管渗透,与牙体组织中铁离子结合形成硫化铁。戒烟是根本解决措施,已形成的黑渍可通过喷砂抛光或冷光美白改善。
5、遗传性牙龈薄型:先天牙龈组织薄弱者更易发生退缩,暴露的牙骨质矿化程度低易变色。轻度者可应用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重度缺损需考虑结缔组织移植术覆盖根面。
日常护理应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及牙缝刷清洁暴露的根面,避免使用碳酸饮料等酸性食物。含氟化亚锡的漱口水可增强牙根表面抗龋能力,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治疗能延缓萎缩进展。建议每年拍摄口腔全景片监测牙槽骨高度,出现冷热敏感症状时需及时进行脱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