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饮食、服用解痉药、止泻药或抑酸药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痉挛、感染性腹泻、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腹部受凉或轻度肠痉挛时,用热水袋热敷脐周配合顺时针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按压疼痛剧烈部位,持续15-20分钟可缓解功能性腹痛。
2、调整饮食:因暴饮暴食或进食生冷引发的腹痛,需暂停进食2-4小时,后续选择米汤、馒头等低渣食物。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奶制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减少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
3、解痉药物:胃肠平滑肌痉挛导致的阵发性绞痛,可选用山莨菪碱、颠茄片或匹维溴铵。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缓解痉挛,青光眼患者禁用,前列腺增生者需谨慎使用。
4、止泻药物:细菌性肠炎伴随水样便时,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保护肠黏膜,洛哌丁胺抑制肠蠕动,地衣芽孢杆菌调节菌群。血便或发热超过38.5℃需及时就医排除痢疾。
5、抑酸药物:餐后加重的上腹痛可能与胃酸相关,铝碳酸镁中和胃酸,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适用于反复发作的烧灼痛。呕咖啡样物或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需急诊。
腹痛期间建议选择粥类、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适当散步促进肠蠕动,但剧烈疼痛时应卧床休息。持续超过6小时不缓解或出现高热、腹膜刺激征需立即就诊,儿童及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脱水症状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