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等药物缓解症状,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免疫力下降、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盐能预防脱水并纠正电解质失衡,适合腹泻呕吐患者。选择低渗型配方更易吸收,冲泡时需严格按比例调配。轻度脱水者每日补充50ml/kg,分次饮用至症状缓解。
2、肠道保护:蒙脱石散通过吸附病原体保护肠黏膜,成人每次1袋每日3次,儿童需减半剂量。该药需与食物间隔2小时服用,长期使用可能引发便秘需及时调整。
3、菌群调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可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选择耐胃酸肠溶胶囊更有效,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冷藏保存的活菌制剂活性更佳,疗程建议持续2周。
4、对症处理:发热超过38.5℃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胃肠痉挛适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止吐药甲氧氯普胺需在餐前服用,妊娠期禁用。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无效应就诊。
5、病因控制:明确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时,早期使用干扰素喷雾可能缩短病程。继发细菌感染才需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滥用会加重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缺陷患者需考虑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发病期间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苹果泥,避免乳制品加重腹泻。恢复期逐步引入蒸蛋、燕麦粥等易消化食物,每日少量多餐。症状持续72小时以上,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需急诊处理。保持手部卫生与餐具消毒可阻断病毒传播,腹部保暖能减少肠蠕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