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癌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输尿管癌通常与吸烟、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慢性尿路感染、遗传因素、巴尔干肾病等因素有关。
1、手术切除: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需完整切除患侧肾脏、输尿管及膀胱袖状部分。对于早期肿瘤或孤立肾患者,可考虑保留肾脏的输尿管节段切除+吻合术。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或机器人辅助手术。
2、药物治疗:顺铂、吉西他滨、甲氨蝶呤是常用化疗方案,适用于晚期或转移性病例。对于无法耐受铂类药物的患者,可采用卡铂替代。化疗常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使用。
3、放射治疗:体外放射治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肿瘤或术后切缘阳性患者,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用于无法手术的孤立转移灶。放射剂量通常为45-60Gy,分25-30次完成。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可用于PD-L1阳性或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晚期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客观缓解率约20-30%。
5、靶向治疗:厄达替尼适用于FGFR3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客观缓解率可达40%。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用于二线治疗。基因检测可指导靶向药物选择。
输尿管癌患者术后需定期进行膀胱镜、尿脱落细胞学及影像学复查。饮食应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浆果类水果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腰部外伤。戒烟并避免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维持尿量。出现血尿、腰痛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