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不能直接诊断肝癌,但异常结果可能提示肝脏疾病风险,需结合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进一步筛查。
肝功能检查主要评估肝脏代谢、合成和解毒功能,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这些指标异常可能反映肝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但缺乏对肝癌的特异性。
约30%早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指标正常。肿瘤体积较小时,可能不会显著影响肝功能。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中,肝功能检查更难提供有效线索。
长期肝硬化患者出现肝功能突然恶化,可能提示肝癌进展。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升高,需警惕胆管细胞癌可能。
超声检查能发现1cm以上肝脏占位,增强CT或MRI可鉴别肿瘤性质。甲胎蛋白联合异常凝血酶原检测,能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至70%。
乙肝携带者、肝硬化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长期饮酒人群出现肝功能异常时,需增加影像学检查频次。
日常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摄入西兰花、蓝莓等抗氧化食物,避免霉变谷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戒酒并避免滥用药物,肝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抗病毒治疗。出现持续乏力、腹胀、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完善增强CT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