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吸收后可通过骨增量手术、短种植体植入、倾斜种植、All-on-4技术、上颌窦提升术等方式治疗。牙槽骨吸收通常由牙周炎、骨质疏松、长期缺牙、创伤、遗传等因素引起。
1、骨增量手术:通过植入自体骨或人工骨粉恢复骨量,适用于中重度骨吸收。手术需结合屏障膜防止软组织侵入,愈合期3-6个月。术后需避免吸烟,控制血糖以促进骨整合。
2、短种植体植入:适用于垂直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选择长度<8mm的种植体。临床数据显示10年存活率达92%,需配合高精度数字化导板定位,避免损伤下颌神经管。
3、倾斜种植:利用剩余骨斜面植入30-45度角种植体,避开重要解剖结构。上颌后牙区常结合颧骨种植,即刻负重成功率约85%,需严格咬合调整避免侧向力。
4、All-on-4技术:四颗种植体支持全口修复,后牙区采用30度倾斜设计。即刻修复体需采用高强度树脂临时牙,6个月后更换永久修复体。适应症包括无牙颌伴中度骨吸收患者。
5、上颌窦提升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分侧壁开窗与穿牙槽嵴顶两种术式。骨粉填充后需等待4-9个月,并发症包括窦膜穿孔率约10%,需术前CBCT评估窦腔形态。
日常建议补充钙800mg/日与维生素D3 400IU,选择低糖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鱼类。避免硬质食物如坚果,推荐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种植后每3个月专业清洁,使用冲牙器与超软毛牙刷维护。骨代谢异常患者需定期监测血清钙磷水平,夜间佩戴咬合垫减少磨牙症影响。